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)有限公司-搜狗百科成功举办“葛浩文中国文学翻译的两个共识及矛盾”讲座
日期:2024-07-03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2024年6月27日,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)有限公司-搜狗百科研究生学术大讲堂系列讲座之“葛浩文中国文学翻译的两个共识及矛盾”在人文楼求是厅成功举办。主讲嘉宾吕世生系北京语言大学高翻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译协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,全国商务英语研究会副理事长,天津译协副会长,全国高校国际汉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。其主要学术研究为文学翻译研究、口笔译研究、商务英语研究等。共发表研究论文83篇,出版专著1部,译著4部,教材3部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、天津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等共14项。讲座由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)有限公司-搜狗百科院长蒋璐教授主持,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)有限公司-搜狗百科、英语学院、高级翻译学院师生参加。

 蒋璐讲授主持讲座

本次讲座主题围绕学界对葛浩文的两种共识展开,尝试借助解构主义“生命欲望”及“欲望实现”的文本关系用实例阐释葛浩文的英译本《蛙》如何表现出中西文化观念差异对译者的制约。

吕世生教授讲座现场

吕世生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界对葛浩文的两种共识:莫言诺贝尔奖的“助产婆”,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,然后从学界另一种质疑的声音切入探讨葛浩文的翻译特征——“连译带改”与他本人所坚持的“忠实”原则之间的矛盾。接下来,从这一矛盾出发寻找适合分析葛浩文译作的理论框架。吕世生教授指出,一些学者认为葛浩文的翻译是创造性叛逆,根据这一观点吕教授经过研究发现创造性叛逆适用于评价“文本”和“读者”的关系,并不能评价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,进而与同学们一起探讨第二种声音——翻译即“阐释”,通过对葛浩文译作《狼图腾》的例子分析让同学们关注到了译者背后还会受到出版社,编辑等多种因素制约,揭示出葛浩文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存在矛盾。讲座中还探讨了葛浩文中国文学翻译的特征,指出文化差异是同一文本出现不同解读的主要原因,其有两种表现形式:文化屏障和错位阐释,着重列举了《蛙》中的一些代表例子,发现中国的罪感观念与西方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。最后吕世生教授对本次讲座做出总结:葛浩文的错位阐释是文本跨文化的本质特征,是社会文化现实使翻译理论偏离翻译实践的力量,忠实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背离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现场交流

之后,在场的师生积极与吕老师积极交流讨论,在热烈、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了本次讲座。6165cc金沙总站(中国)有限公司-搜狗百科将继续举办类似的高端学术讲座,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学习的机会,推动学院和学校高水平学术发展,助力学校国际化工作的贯彻与落实。欢迎老师和同学们关注并积极参加该系列后续讲座。




教研动态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